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崇祯十七年秋 > 第1100章 奉天靖难

第1100章 奉天靖难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苏阁老、张阁老”陈邦彦坐着,沉声说道:“情况现在就是这样,楚王殿下需要内阁和议事堂的授权,诸位如果不忍心,看见这几年的心血,毁于一旦,就表个态吧,如果诸位不支持楚王来平定叛乱,那内阁就只能分裂,三方大战一场了”

原本有些不情愿的浙江官员,在得知鲁王的计划之后,心态顿时有了一些转变,连鲁王要求他们在一张白纸上签下姓名,众人也没有太多反感。

此事败了,他们自然要受到牵连,可要是胜了,便是他们从龙之功的证据。

浙江人心一定,唐王催促鲁王起兵的密信又来,从七月初开始,唐王就接连催促鲁王起兵,到今日这一封,已经是第三封。

信中言明,金声桓已经动手,如果鲁王的兵马,不能快速兵临南京,让南京朝廷得知王彦遇害,明白他们政变夺权,南京朝廷必然会调集江北、湖广等地的兵马勤王平叛。

如果江北和湖广的明军精锐赶到南京,内阁要拥护小皇帝与他们斗,那事情就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而明军镇守边境的军队,一旦从边境撤离,必然会让北面得利。

崇祯十七年秋

鲁王在岳王庙外迫使浙江官场的主要官员和将领们,全都向他屈服,然后祭祀岳飞,兴兵靖难,只是他的靖难与众多官员想的却有些不一样。

众人只以为鲁王要造朝廷的反,诛杀王彦,夺取政权,可他提出的口号诛杀叛逆和奉天靖难的指向,却同众人想的完全不一样。

众人以为这个叛逆是指楚王,可鲁王指的却是唐王,他是要平定唐王和楚王争权而形成的动乱,将以十分正面的形象出场,而非叛乱。

这时,众人才知道,事情比他们想的要复杂一些,唐王也参与到了其中,只不过好像被鲁王算计了。

这一点,唐王和鲁王都不想看到,于是在祭祀之后,鲁王立时又登坛祭天,发表靖难檄文,便率领大军直扑南京。

明共治四年,公元1653年七月十六日,明理政鲁亲王朱以海,秘密潜回浙江之后,联络旧部,于杭州起兵,宣称扫除叛逆,奉天靖难。

这天,鲁王在杭州城北,筑造高坛,祭奠太祖与崇祯帝,诵读檄文曰:“孤太祖皇帝子孙,国家至亲,受封以来,适逢国难。孤战浙东,征江北,力挽狂澜,得保大明半壁江山,然今上年幼,不能主事,国朝由权臣把持,终至国家内乱。今唐藩起兵与楚藩争权,二者皆为一己之私,而使天下动乱,置百姓与水火之中,受倒悬之苦。孤大明亲藩,怎忍视之?今孤起兵,不为私利,实解民倒悬,不得已也。皇天后土,祖宗在上,昭鉴予心,日月可鉴”

念完檄文,鲁王立刻率领四万浙兵,扑向南京,两万水师则走运河,避开崇明的东海水师,出镇江,杀向南京,切断南京与地方的联系,迅速夺权。

南京城中,内阁里,陈邦彦将几名阁老,召集到了一起,桌案上摆满了锦衣卫查到的情报,几位阁部拿起情报观看,一个个震惊不已。

既然浙江官场已经屈服,鲁王这时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祭祀后便将主要的官员都集中起来,告知了他的计划。

唐王起兵同王彦争夺朝廷的控制权,给安定的天下,带来了混乱,鲁王将以平定唐楚内乱为由,起兵靖难,将两人都赶下台。

他将内乱的原因,归咎于王彦激烈的改革,使得天下不稳,以及共治帝年幼,主少国疑。

唐王是谋反,必须要镇压,而以共治帝为旗帜的南京朝廷,既然不能稳定天下,那也该打烂了重建。

国赖长君,皇帝年幼是国家动乱的根源,崇祯皇子既在,为了大明的安定,当由五皇子朱慈焕继承大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