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之文豪崛起 > 955【瞎扯淡】

955【瞎扯淡】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今布莱切利园的规模还不大,所有情报工作人员加起来只有几百人,而图灵只是其中非常不起眼的一员(虽然他很受长官重视,但老牌密码专家对他很不屑)。所以现在图灵的工作相对比较轻松,有的是时间跟周赫煊吹牛,他甚至都没在园子里住——主要是宿舍还没建好。

很快那里就要热闹起来,专家也越来越多,巅峰时多达1万余人,光是图灵的手下就有200多人。

聊着聊着,两人的话题从人工智能聊到量子力学。

周赫煊自然对此一窍不通,但《时间简史》之类的科普读物还是读过几本,随便抛出个科学设想都能把这个时代的科学家给吸引住。

“哈哈哈。”图灵大笑。

《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是一篇具有开创性的论文。图灵在这篇论文中,给“可计算性”下了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出一种思想模型,理论上能够制造出具有超强运算能力的计算机。它被很多人誉为“阐明现代电脑原理的开山之作”,相当于为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理论基础,所以图灵也被称为“电子计算机之父”。

至于“computer”这个英文单词,早在1869年就已经出现了词源“computeras”,大致含义为“计算机器”。

周赫煊在小说版《泰坦尼克号》中使用“computer”,应该属于古今中外第一个,也不知几年后美国研制出电子计算机,是否还会使用“computer”来定名——很有可能,周赫煊就是电子计算机的最初命名者。

图灵显然明白了周赫煊是个数学门外汉,没有再聊专业话题,而是问道:“周先生,你认为电子计算机可以实现吗?它的未来是什么?”

周赫煊说:“作为一个小说家,我纯以文学幻想而推测,电子计算机肯定能实现,而它的未来将是人工智能。”

图灵笑道:“有人类思维能力的机器人?”

“至少可以模拟人类的思维。”周赫煊说。

拥有这种幻想的人,周赫煊显然不是第一个。但真正形成科学概念,还得图灵出手才行,这得等到十年以后了。

一个是数学门外汉,一个是数学专家,周赫煊和图灵竟然聊得非常愉快。周赫煊负责对未来的科技提出幻想,而图灵则试图从现有科学来证明其可实现性,他们一聊就是大半个钟头,马珏在旁边把两杯苹果酒都喝完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