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后周有我,赵匡胤休想黄袍加身! > 第62章 兵分三路

第62章 兵分三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真是岂有此理,本帅定要将此人不遵帅令,贸然出兵之事禀明陛下!”慕容延钊没想到,在自已三令五申之下,居然还有人胆敢擅作主张,以致东路军惨败。若此人是大周将领,慕容延钊早就将其斩杀于阵前,怎奈安绍光乃是高丽将领,他只能禀明柴宗训后,再作定夺。

柴宗训得知高丽军副将安绍光轻敌冒进,损兵折将一事后,去信怒斥高丽王,并去除王昭所有头衔,仅保留“高丽国王”。

柴宗训命慕容延钊遣人押送安绍光返回高丽,又着外事部尚书卢多逊郑重与高丽交涉,让高丽为救援安绍光而战死的大周将士补偿一笔抚恤金,且严词拒绝了高丽王再次合兵的请求。

高丽王王昭对安绍光的愚蠢之举恨铁不成钢,他本想趁着与大周合军攻灭东丹后,拓展高丽的国土,最好能将面积恢复到原高句丽在东北的疆域面积,不料终成黄粱一梦,被柴宗训斥责剥夺了头衔不说,还白白损失了一大笔银两。

安绍光归国后,因其出身武将世家,在功臣与豪族的阻挠之下,其并未得到半分惩戒,日后更因翼戴高丽穆宗王诵即位有功,宠待无比,完全遗忘了埋葬在榆林的几万高丽士兵。

李处耘通过阵前侦察得知,耶律贤有大量兵力驻守在桓州(今吉林集安西北),遂建议慕容延钊乘大雪派兵驰往,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周军在东丹的第一战,确实应该首战告捷,好让西辽与高丽看看咱们大周是怎么打胜仗的!”慕容延钊派遣一偏将,以奇兵袭取桓州后,一举破敌三万,周军首战得以告捷。

西辽耶律挞烈听闻,也不得不佩服周军的英勇,敢于以奇兵出击,还取得了此战的胜利。

周军在首战告捷后,趁势北上,并在通辽河边修筑了四城作为驻军基地。

耶律贤闻知大周、西辽与高丽分别从南、西、东南三个方向攻来之后,立马弃金山(今吉林四平大哈拉巴山)巢穴,营于新泰州(今吉林白城),将其主力向后移动,将兵力分别部署在泰州、榆林深处(今榆县瞻榆兴隆山、向海一线),养鹅庄(今前郭县王府一带),龙安一渡河(今农安伊通河)。

经此一事,柴宗训再三叮嘱慕容延钊,务必谨慎以对,并令李重进为副将,率领东部战区剩余兵力参战。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东丹必须要保存实力,寻得机会将此三路大军各个击破,方有胜算。在此过程中,若走错一步,东丹将万劫不复。”此一战,耶律贤的态度十分之谨慎,现实情况丝毫不允许他出现一丝一毫的错误。

侦察军司探得东丹军队的动向后,慕容延钊命令大军在桓州屯扎月余,一面修筑城池,一面令李处耘继续侦察东丹方面的动向。

谁料,高丽军副将安绍光竟然不顾李重进的劝阻,自领所部兵马约五万人,长驱直入榆林,轻功冒进,被耶律贤一路引诱至榆林深处,中计后陷入包围圈。李重进得知后,率领东部战区一万余人前去救援。

由于高丽军将战线拉得过长,李重进鞭长莫及,亦被耶律贤采取“围点打援”的策略所败,损失了将近一大半兵力,唯有先行撤离。

安绍光则在突围中几乎全军覆没,仅有百余骑护他逃回了三军驻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