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刑警日志 > 第527章 线索中断

第527章 线索中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没有看到玉米粒的检测报告之前,我觉得玉米烘干机或者是烘干塔对尸体进行烘干,从而形成干尸是有很大可能的。”

“但是……”陆川拿起检测报告:“我昨天查了一下资料,也问了一下,现在还在农村种地的一些同学,关于玉米烘干,在烘干塔里面只要达到14个水到15个水,就是安全储存的标准了。”

“但是像这粒玉米脱水到只有10%的含水量……”

“玉米的含水量从30%,40%这个区间脱水到15%是比较容易的,想要到达14%就要消耗更多的能量,13%这个含水量只有大型的高标准粮库才会有这样的高要求。”

“10%的含水量……在大型玉米烘干塔里是不可能做到的。”

收割的玉米一般含水量在30%~40%之间,用农民的话说就是含三十个水到四十个水。

这种含水量的玉米,容易发生霉变,不宜长期储存。

在北方只有冬天经过长时间的冷冻后,玉米才较为容易储存。

所以玉米的售卖价格和含水量是有关的,含水量低,售卖的价格高,含水量高,售卖的价格低。

而如果玉米想要达到长期安全储存的目的,其含水量就要降到至少15%以下。

陆川说这个不可能并非是绝对的,不可能而是相对的。

烘干塔确实可以把玉米的含水量降到10%,但是这样下来消耗的能量非常大不说,也没有这个必要,同时含水量越低,烘干的过程越不容易控制。

所以从经济性的角度来讲的话,大型烘干塔里的玉米是不可能到10%这个含水量。

石像内发现的玉米粒含水量在10%,这就一定是经过人工烘干的。

自然状态下,玉米是很难达到这个含水量的。

杨森昨天和陆川讨论过这个问题:“小陆,你的意思是从周边的大型玉米烘干机着手?”

给人的尸体进行烘干,一般的小型烘干设备肯定不行,而如果是大型的玉米烘干机或者是烘干塔,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就比较好了。

不过陆川却摇了摇头。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