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250章 诗赋有屁用?

第250章 诗赋有屁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南宋的甚至比明末文官还强一点,蒙元进来时,很多文官都是当武官用,领兵打仗,屯田备粮样样精通。

即考经义的考经义,考诗赋的考诗赋。

礼部尚书杨长孺说完这些后,吏部尚水邓若水想了想,想到皇帝比较崇武,于是开口道:“启奏陛下。”

“孝宗年间--”

孝宗时又在科举上加了花样,即文举中加入御射,武举中加入诗书。

孝宗的本意是好的,让文官能射箭,武官能读书。

但很快神宗完蛋,哲宗上位,司马光当了宰相,这家伙和王安石是死对头啊,这下可得意了。

凡是王安石提出的,全部废止,凡是王安石反对的,全部支持。

他把王安石所有的新法全废了,在科举上重新加入诗赋,

他的理由也很简单,你写诗赋都不行,还能治理地方?能当好官?

这一时期的读书人是被两人折腾死了,今天学诗赋,明天学经义。

“当时规定文进士射6箭,凡三箭中帖为上等,正奏第一人转一官,与通判,余循一资;二箭中为中等,减二年磨勘;一箭中帖及一箭上垛为下等,一任回不依次注官;上四甲能全中者取旨;第五甲射入上等注黄甲,余升名次而已。特奏名五等人射艺合格与文学,不中者亦赐帛。”

你看两宋这阔气,考不中的,还赐帛安慰下。

但孝宗这改制在后面就没人实行了,宁宗完全没这么干。

赵与芮一听这是好事啊,让文官能射箭,武官学识字,孝宗这改制是比较先进的,可惜后来没人接着这么干。

而且不得不说,通常皇朝末年的文官,都比较强。

但司马光上台后施行的科举政策,还影响到金元,后面金朝和元朝都是采取和司马光类似的政策。

此后一直到靖康之变,宋室南渡,高宗继位之后,他们又在司马光的政策上稍微改了下。

建炎二年(1028),朝廷以经义、诗赋两科取士,其中考诗赋的,就不考经义,考经义的,也不考诗赋,这个也比较人性化,伱诗赋写的好的,去考诗赋,你经义读的好,去考经义。

当然了,之后还是变来变去,有时两科会合成一科,有时又加入论语和孟子,一直到绍兴十五年,重新再分为经义和诗赋两科(中间在绍兴二十七年合为一科,只考了一举),然后终南宋一朝,再没变过。

赵与芮听完后就明白了,现在他宝庆年,采取的还是两科取士。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