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幻之盛唐 > 长安篇 第二百七十四章 襄阳好向岘亭看,人物萧条属岁阑

长安篇 第二百七十四章 襄阳好向岘亭看,人物萧条属岁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

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

王维早年有诗称,“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要从外部攻下这个坚城,几乎是一件很艰难地事情,百丈宽的水面,几乎都可以行一只规模不小的水军了,更别说外梯形的夹石马道城墙,可以直接用马把床弩石炮等重器械,运上城头任何一个角落。无怪虽然安氏叛军,屡有侵掠境内,却始终安守如然。后世宋末,就是靠这个基础,成为让蒙古人流血不止,坚持最久的城市。

不过,幸好我们是来夺权的,而不是来攻坚的,所谓再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克了。金钱的力量有时候,比刀剑更有用,再加上船帮和商户的掩护,足以让大量武装人员顺着日常的人流,进入城内而无所惊觉。

看着城中熙熙攘攘的繁华,各种造型的船只,帆布如林,往来如织。自从江淮漕路断绝后,作为汉水的支流,这里就承载了相当部分北输的任务,南方的竹木漆纸、丝茶盐米等消费品,象流水一般输运北上,光那码头上货栈林立,肆铺茨比,蚂蚁一样堆簇在周围,汗发如雨的苦力和各色伙计,让襄阳城呈现出一种繁盛极至的味道。

在另一处仲宣楼,五小将之一的向允发负责的那部分,也有类似的任务。仲宣楼在襄阳城内东南角,据说是为纪念东汉末年著名才子.“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在襄阳作《登楼赋》所建。在这种游人多多地名胜之上。以画师地身份做掩护,测绘机要,不容易引人注目。

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

千金骏马换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

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

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

“这里就是夫人城”他指着一段斑白与青灰交替的位置。

自然有本地的人物。一一位我介绍城中地古迹典故。

“所谓的夫人城,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池,乃是襄阳城西北角稍稍向内凹进一段城墙。东晋时梁州刺史朱序镇襄阳时,前秦苻来攻.

视,见西北角城垣防守薄弱,随领女婢及城市妇女于一段。后此角果被攻破。幸亏新筑之城,方击退攻城之敌。时人因称此段城垣为夫人城。以记其功”

落日欲没山西,倒著接(梨)花下迷。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