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战之红色警戒 > 第451章 宽轨

第451章 宽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比历史提前了半个月。主要是德国人的大和战列舰在波罗的海上太有威胁了,苏俄想给列宁格勒多一圈保护。而日本人偏软,使得远东的事务解决的很快,远比原来历史上顺利的多。欧洲在苏德瓜分了波兰后,暂时恢复到了暴风眼中的平静。斯大林就把南方部队抽调了出来,取代了苏芬边界他不信任的部队,直接发起了对芬兰的进攻。

“看到没有,毛子这不就是搞侵略吗?打完了波兰,打芬兰。不就是为了占地盘吗?”黄维刚大声嚷嚷道。

张自忠的指挥部已经设到了兰州,虽然先锋军的前锋此时又向前挪到了敦煌,但这一段时间,先锋军的主要精力还是用在稳固现有的地盘上了。先锋军的政策一向是利用低保政策一直渗透到乡镇,直接影响村庄。这虽然使得先锋军的脚步有些迟缓,但开展了工作后的地盘更加稳固。

“这不是贪图别人的地盘,是苏俄要维护西北边境安全,是用卡累利阿地区两倍面积的领土换芬兰的芬兰湾诸岛屿和雷巴奇半岛部分领土,租让汉科半岛军事基地并将卡累利阿地峡的边界后移。”张克侠解释道。

“什么湾,什么雷巴的,说是用两倍的面积换,这些都是糊弄人。我要用这西北的一百亩地去换齐都的十亩地,谁乐意换?看到没有,人家不给换,就去侵略人家了”旁边的李九思插言道。

2米宽的方案是孟享提出来的,在先锋军不断推行国际标准单位后,整数位的计算相对就简单了许多,既然孟享打算确定自己的标准,当然是从基础上一点点的搭建整个系统。这虽然让华夏的科学家们可以从基础入手彻底熟悉整个体系,但也相对的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用整数位相应的可以减少许多的工作量,反正需要用英制来统一什么,所以也不需要考虑个位十位的那点差别。

2米的宽度,也是孟享考虑了后世集装箱的尺寸。汽车的大致尺寸定住了,道路的宽度也就相应的定住了,于是集装箱的尺寸也不能太夸张,这样由此推定火车车厢的宽度,可以用2米的铁轨满足。这也能符合材料的性能,不至于用特殊工艺处理增加成本。

火车宽上十米倒是不错,但仅仅各类轴承之类的荷载就受不了。

“2米宽的铁路,是不是有些太宽了?”何思源不清楚后世铁路的发展,也刚接触到这个信息,不由诧异道。

“2米的铁路虽然宽,但有个好处,大风刮不倒”旁边的李树春笑侃道。不过这个真让他说着了。后世西北的铁路经常有铁路被大风吹翻的新闻。宽轨上的火车相应的重心低一些,相对要稳当一些,当然转弯的时候,问题也多一些,不过以后尽量取直,还可以为以后的提速做准备。

“这,……”张克侠心中也是对苏俄的这个做法有些意见。岂止是他,苏俄这一次入侵芬兰,一下子就陷入到了世界舆论的背面去了。

其实不止是这个,因为铁路变宽,相应的在冻土带和土层松软的地区,同等重量下,压强可以减小。这大概也是苏俄的铁路用宽轨的其中一个原因。未来,铁路要延伸到西藏等地,也需要考虑冻土层的问题,自然也要提前准备了。

“铁轨宽了,火车头也宽大,机器装得大,马力足,拉得多,跑得快”周白给众人解释了一下集装箱的问题和标准、系统的定制问题,何思源才恍然大悟,自我调侃了一句。

“那些试验测试资料抓紧时间整理出来。2米的宽度如果确实可行,那么西北的铁路立即开始准备。明年天气转暖后,从兰州、天水等地分段施工,加快进程,争取早日完工。同时还要筹备平绥铁路的延伸,顺着银川一直延伸到兰州。向西的铁路和向北的铁路网都要规划好”孟享点点头,又指示道。

时间也越来越紧迫,欧洲的炮声再次响起。不过这一次,不是德国人的事情,而是苏俄唱了一回主角。

11月15日,苏俄集合起了大军开始进攻芬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