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军(文字)

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军(文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作为新军的正列五部,每一部人马至少都有三个营的编制,具是比照殿前军的26员大营编制,下辖四个都/团,给锋将衔;

而作为次属的两翼左右厢,就只有两个营的编制,而且是比照外镇军1000员的中营编制,下辖三个都/团,然后另设一个亲直队,一个捉生队,骡马辎重编制若于,给兵马使衔。

这样新模范军,完成编成后将有五部两翼,共计三万人马左右。

尽管预期有所缩水,但对我来说这也算是好事,起码是相对独立的编制,而不是将部分火器序列,拆分到各部去作为加强团队。

显然虽然有不少朝中大员游说,但是朝廷中枢的决策者,对于铳器的使用效果,还是持有保留态度的。

或许是该急流勇退,以期更好的前景的时候了。

与此同时的清泉老街,

罗氏大宅的扩建修缮工程,已经接近尾声,只是用墙将周边埋下来的几座大小宅子连起来,然后将其中多余的建筑推平,改成环绕在原本庭院之外的大花园而已。

因此土木方虽然大,但却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剩下的只有移植栽培的花卉草皮和果木,是没法快速长出可以观赏的东西来的。

随着鼓吹的奏响,

剩下来,就前往军营中宣读这个好消息,以及起草呈文上具,安插亲信和部曲的事情了,按照新编成的要求,除了三官一佐由朝廷另行委派之外,底下的官名,皆由我沿用旧制,保荐付准即可。

这也是南朝的一大惯例,允许有资历的将领,带着家将部曲上任充为骨于,这样可以很快行成战斗力,然后随着离任而去职,也容易造成因人成事,因人而衰的局面。不过南朝号称兵多将广,有的是兵源将帅,倒不在乎这点得失之道。

本来按理说,既然是模范新军,除了将作需从现役各军中择优选用之外,剩下大部分兵员缺额,也是选健壮的良家子弟或是家世青白的平民,新募训练而成,避免沾染旧习陋规。

但是因为,我这只是独一无二的实验性全火器部队,所以出于保持战斗力的缘故和维持现有默契配合的考虑,基本还是沿用了旧有体制,只需另外增募一些兵员,补足剩下的缺额即可。

当然,据我认为这种放任宽纵的态度,还是因为我只有区区两营人马,且作为新事物不怎么被看好的缘故,要是有什么像样的表现和功绩,估计就会打着扩编的旗号,拼命往里面塞人,然后分走部分控制权的节奏了。

我也站在大门内,临时准备的香案前,接过前来宣召中使的帛卷,算是完成了迎接仪式,也正式接过了模范新军中,第七位郎将的身份。

为了我这个身份,前后扯皮拖延了大半年时光,牵扯到东进和西进的主张,主战派和北人党,在朝野的纷争妥协,丹西经略高宠的定罪与否,直到现在才算尘埃落定。

当然了,我这位郎将算是一个异数了,并不在新军正列五部前后左右中之内,而是属于左厢游击兵资序,别号“风雷”。与另一支由纯骑兵构成,别号“赤骥”的右厢游弋兵,构成两只规模稍小的附从两翼。

毕竟,在此之前已经有过各种暗示和接触,本以为可能是枢密院的教导军,或是神机军的资序,或是拱卫军中别部的编制,乃至水师和海兵队里,都有人表示过意向,

甚至连陈夫人那边,通过东南招讨行司的宁总管名义,表示了某种保证,若是京中差遣不如意的话,可以想办法在后军或是左军的置制使下,给我和我的部下,安排一个不低于兵马使或是讨击将的编制。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