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圆满重生 > 第四十四节 开发和推广

第四十四节 开发和推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转眼间,就到了1997年月,***.bee..cn上的小蜜蜂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已经更新了十几个版本——反正一解决了一点小问题汪新就给放上去,用户也达到了00多个,汪新的邮箱当然也总少不了提意见建议的邮件。

虽说龚灵云认为,程序还有很多需要优化和完善的地方,但汪新已经等不下去了。

最新的0.98β版本收到的意见只有三四份(汪新无视了用户群很小的现实),汪新觉得,做到现在,它已经有了商业化运作的资本!而且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网)1996年1月全面启动之后,上网资费开始下调,上网人数开始增加——这时候还不赶紧把软件推广开去,等有强力对手出现,那再想占领市场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于是,1997年月底,小蜜蜂1.0.0正式版开始发布,同时,汪新花了0多万在国内几个计算机杂志报刊上买下了一个季度的广告位——还不是最贵的位置,然后又自己写了一些软文,花钱发表——这还是他两辈子以来第一次写稿赚不到钱反倒要赔钱进去的……

做网络就是烧钱,汪新终于有了切身体会。才半年时间,钱就花出去上百万了,而且以后一两年时间内花钱的地方肯定还多得是呢!

一天过去了,汪新接待了7个来应聘的,接了个电话,忙得只在中午花了半小时时间跑回家拷了两张盘卷了张煎饼打印了几份合同。

最后汪新决定招的只有三个人:龚灵云一个——水平不用说;李咏一个——感觉基础比较扎实而且接受能力不错;还有一位是李咏的校友,也是应届毕业生,叫杜冲,是个知道给机房管理员买烟的,水平跟李咏差不多,但网络方面稍微知道一些。

说好了一周后,周一开始上班,然后把源代码给龚灵云研究(汪新不怕泄露,因为邮箱里的那一堆信告诉它:这玩意儿的技术水平实在不怎么样),然后要求另外两位这周内好歹找些书看看,学习学习,别到时候什么忙都帮不上……

而实际上,汪新也不指望他们在刚开始的两三个月内能做些什么,会写一些能够在本地实现什么功能的小代码就行了,得慢慢培养不是?

这是最好的年代,互联网着有绝大多数人想象不到的潜力;这也是最坏的年代,想找个会网络编程的都不容易……

但还好,汪新还有收入:《保家卫国——决战平原》最终到手0来万;海州宝贝玩具厂那边虽说题库卖得一份比一份少,每月总还能有些收入——预计从刚开始到之后几个月时间内,它给汪新带来五六十万总是没问题的;还有就是电视台两个节目的分成,春节的时候汪新拿到了近70万,到97年底就算电视台在这两个节目上能拉到广告费用少了,百万以上总是可以到手的吧——汪新觉得自己这个要求已经是不知道打了多少折了……

所以,在打广告的钱花出去之后,汪新手头还有二百多万可以供他挥霍,精打细算的话,撑过一年总不会有问题,而一年之后估计用户的数目已经达到了不需要再去做广告的地步——如果达不到,那汪新觉得自己不如一头撞死算了……

有鉴于此,汪新决定把软件正式推广宣传的时间再往后推,三个月?或是半年?或是再长一点?这一世第一次汪新对自己的行为没有多少信心。

所以他是真的感觉到了时间的紧张,便更加忙了起来,甚至自习课都开始请假了——前一周是请了一次去抓紧时间配了四台电脑,之后学校的自习课(包括早晚自习)他就没上过,全都是泡在公司里。

龚灵云现在有着开发小组组长的头衔,但他是只管闷着头对程序进行修改甚至重写代码,员工培训的事他是根本不管,所以汪新便不得不在帮忙写代码的同时,对两位大学生进行网络编程的指导——虽说他的水平不是很高,但解答这两位在看书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还是可以胜任的。

李咏和杜冲学得也算认真刻苦,大概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可以稍微帮得上龚灵云的忙了,这二人还表示很惊奇,说是感觉在学校的时候,一年多都未必能学这么多东西。

对他们的这个说法,汪新觉得不以为然:在学校你一个星期能有几个小时玩得上计算机的,这儿可是一天到晚随时可以抱着键盘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