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飞越三十年 > 第1196章 三北水系

第1196章 三北水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为了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中央七九年开始搞三北防护林,因为条件所限,搞的是民办国助,显然这对不上李一鸣的胃口。

“建议方案是,东北也采取填湖方岸,调配黑龙江、松辽河水系分布,在冬季前建设一些储水小工程,南线引海水进沙漠造咸水湖,进而影响周边环境。”

李建国念得时候声音都有点抖,这小子,引海水过来,这不是更盐碱化?这是好影响还是坏影响?

但大家都盯着,李建国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读:

“以长城为运输线,从山海关直接抽取海水,在高处修水池,沿线修水渠,括号......”

之前已经听到了调水的方案,那简直是磅礴大气到没边,利用天气,利用山形地势,然后又在河上搞运道,在山上造湖,把河水调来调去,这个叫千岛湖。

就算是他们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见识过很多想法,听到这些也不由为之动容,因为可行!

现在又来了,三北!

三北地区分布着中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风沙化土地面积的85%,形成了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这一地区风蚀沙埋严重,沙尘暴频繁。

这片地区仅50~60年代,沙漠化土地每年扩展1560平方千米;70~80年代初,沙漠化土地每年扩展2100平方千米。

李建国抬眼迅速看了下,“水渠内放养海藻。”

“海藻能除盐吗?”有人忍不住就问。

“海藻不能除盐,但可以增加水体中的生物量,这个可以增加沙漠的土壤营养。”李建国接着念完这句,大家不说话了,等他继续。

“低往高运水用风力传动,高往低自然流,参见之前计划。应该是那个用风车带动运水的办法。”李建国解释了句。

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近20年间,有669万公顷土地沙漠化,有1300多万公顷农田遭受风沙危害,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有1000多万公顷草场由于沙化、盐渍化,牧草严重退化,有数以百计的水库变成沙库。

为什么环境这么恶劣?

因为这三北的大部分地方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干旱等自然灾害十分严重,地面缺少植被。

没有植被,水土流失,特别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每年每平方千米流失土壤万吨以上,相当于刮去1厘米厚的表土,黄河每年流经三门峡16亿吨泥沙,使黄河下游河床平均每年淤沙4亿立方米,下游部分地段河床高出地面10米,成为地上悬河,这简直就是心腹之患。

为了应对这条河,还有专门的黄委会,每年都要消耗无数的资源在上头,现在大家都不会只说资金了,定在脑子里挂在嘴边的全是资源这个词,你号召老百姓都干活,就算大家都不拿钱,那也是付了资源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