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军阀 > 第一百二十七章 紧锣密鼓

第一百二十七章 紧锣密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个消息让众人心里极为不好受,明军粮草不缺,想要困死明军显然不现实,随着沿海的浮冰越来越多,决战一触即发,但问题是,如果船队运送的不是物资,而是明军精锐的士兵呢?

皇太极依然面色平静,他却不是担心杨波增兵,而是担心杨波弃守磨盘城,那么他所花费的巨大代价就完全落了空,对于眼下后金的形势来说,这是孤注一掷的赌博,打退会杨波主动撤离战场对后金都没有任何的好处,因为杨波过了冬天又会回来,他必须击败杨波的主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才行。

这个时候皇太极才回忆起孔有德的好处来,孔有德几次建议要在复州一带造船,眼下没有水师的弊端显露了出来,明军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主动权完全不在他手上。

旁边一些幕僚范文程,苏克萨等人都默然不语,现在是后金贵族之间的商议,他们通常都不能发表意见,除非这些贵人询问的时候。

“陛下,杨波的主力都在城内,但这不太像他的风格?谁都知道三个月的冰封期就要到了,莫非他有信心能抗住咱们大举进攻?”多尔衮皱着眉头呐呐道,他数次召集那些与杨波集团交过手的将领商谈,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杨波所作的任何事都有明确的目的,这个人有着商贾的精明和狡诈,计算尤其出色。

杨波收敛笑容,道“告诉汤宝成,目的只有一个,造势,为我旅顺日后的行动造势,不用扯太多的人,把目标集中在曹化淳和陛下身上就好,和特勤队配合,源源不断的把昌平兵变的起因,以及目前的状况告诉天下人知道,咱们不需要说服那些对旅顺心怀恶意的人,只要说服那些同情旅顺的人,还有一些中间百姓就足够了。”

刘炳文点头:“宗元方大人也来信,他目前处境有些危急,当日奉旨招抚昌平团练营,他在特勤队的保护下化妆混入了永安营内,走官道的小宦官被王肇坤等人派兵截住,这些人害怕事情泄露,起了杀人灭口的心思,宗元方恳请大人,派人接他回旅顺”

杨波摇头:“不行,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讨好朝廷还不得罪我?告诉宗元方,眼下是他选择的时候了,何去何从他自己选,要想下辈子平平安安,团练营的事情给我解决好。”

刘炳文点头:“昌平有阮大铖主持大局,目前局面还算平静,山海关总兵唐通攻城不怎么卖力,倒是一直索饷不断,期间还有营头哗变,围住主持围剿的王肇坤等人闹饷,后经魏公公,刘遵宪等人好生安抚。又从户部经济调拨了一批粮饷,总算没闹出大事,但经过此事后王肇坤等人威信大减。底下将官都在阴奉阳违。通州那些将校也吵着要粮饷,官兵内杠十分严重,阮大人入城后驱散了一半人口,除了老弱病残外还有许多都官场贵人,皇亲国戚,这下让王肇坤犯了难,无法拦阻。又不能尽数杀之,也不敢放任他们回京师,否则官兵惨败的消息很快传遍京师。甚至传到陛下的耳朵里,王肇坤只好硬着头皮扣压了昌平逃难百姓,都安顿在永安城内,每日供给也不敢缺少。朝廷兵马本来粮饷不多。现在又添了这许多嘴,正叫苦不迭呢!吴仲村他们粮食充足,又征召了许多青壮入伍,根据阮大人传回的消息,如果只有唐通的三万兵马围困,团练营再坚守半个月不成问题。”

杨波叹了口气,点头道:“半个月,半个月就足够了。”

皇太极没有开口,转向代善道:“”二哥,你怎么看?”

代善愁眉不展,摇头道:“明眼人都知道实力悬殊,如果杨波要撤离眼下就是最好的机会,可他倒是摆出一副誓死不退的架势,我还真是看不透他?”

皇太极有些不满,追问道:“眼下打到这个局面,二哥是怎么意思?”

代善摸出扳指,双眼微微张开道:“陛下说了算。”

“是啊。只要辽南会战结束,等咱们腾出手。朝廷就该头疼了。”何九忿忿的接了一句。

杨波望了何九一眼,没有答话,何九作为铁牛的副手现在执掌军部,底下大小将官听到团练营的遭遇后都是义愤填膺,恨不得高举反旗杀入京师,把曹化淳,王肇坤,魏国,崇祯帝这些人一股脑砍了泄愤、

情报部需要杨波决断的事情最多,刘炳文不敢拖延,继续道:“还有就是钉子的汇报……”

磨盘城外密布军营,皇太极的黄龙汗旗随风飘扬着,在中军大帐内,八旗贵族及一些谋士高参集聚一堂。

“陛下,警戒南门的正红旗报称,磨盘水城又来了一批船队,船队吃水十分沉重,估计是大批的粮食器械”岳托低声向皇太极汇报道,在场的还有代善,多尔衮兄弟,萨哈廉,阿巴泰等人,豪格与济尔哈朗刚刚联手打破西平堡,至少短期内八旗没有后顾之忧。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