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皮囊之下 > 皮囊之下 第21节

皮囊之下 第21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九九一年由于过度的资本化、以及各种层出无穷的腐败问题,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辞职。

至此,苏联宣布解体,更多人投奔1942组织。

二零一五年的今天,1942组织人员基数庞大,几十万组织成员盘踞在捷克、塞尔维亚一带。

1942也是现今世界残留下来为数不多的无政府组织之一,近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历程中1942换了三界领导者。

领导者的办公室依然还挂着他们离开苏联时带走的浪漫口号:所有无产的人,联合起来。

三天之后,伊斯兰极端分子的一纸声明给了法国情报部门一个响亮的巴掌。

二月五号,伊斯兰极端分子通过他们的网站发表声明,他们在声明中宣称:

他们将以最为残忍的手段对破坏他们这次“完美风暴”的“1942”组织进行报复,他们号召全球的圣战者对“1942”成员群起攻之。

随着伊斯兰极端分子的这则声明,好奇的人们在谷歌框内输入了1942组织,然而他们获得的资料少得可怜。

在几个关于“1942”组织的注解文章中,就数维基百科所显示的资料全面一点:

1942现任领导者为帕特.厉,他的名字采用了他的姓氏和前任领导者的姓氏结合。

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着厉列侬,为了纪念年少时代的一位朋友,这位1942第三任领导人用他朋友所热爱的披头士主唱名字命名。

随着新任领导者的出色表现,前领导人的姓氏逐渐被淡化。

帕特.厉变成更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瑰丽诗篇——厉列侬。

让人咋舌的是记载厉列侬的资料显示,这位1942的第三任领导者今年二月份刚满二十九岁,这也是维基百科唯一给出关于厉列侬的个人具体资料。

该组织为从全苏联分裂出来一个小集体,该小集体为几名二战军官和他们的士兵,以及若干名厌倦资本市场的普通人、还有一些从事文艺工作者组成。

这些人是在1942年离开,他们用他们离开的年份作为他们这一群人的标志。

至今,1942组织第一任领导人帕特.金离开时的经典宣言还被保留在记录前苏联的博物馆里。

“我们1942年离开,从离开这片领土的第一分钟我们将忘了我们的身份,变成真正的农民。我们唯一的诉求是能拥有一处提供我们生活保障的土地,我们能在属于我们的土地上种土豆、种大麦、种葡萄、当夜晚来临时我们在田埂上喝自己酿的酒,听我们喜欢的音乐。”

数十年后,1942组织得到他们所想要的生活,他们的行为也在苏联广为流传,很多人加入了1942组织。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